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重心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举措。
作为长江经济带“科教—产业—枢纽”功能叠加的核心省份,湖北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仅是从科教大省向创新强省、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跨越的关键,更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良性循环的重要引擎。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湖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围绕国家所需,发挥湖北所长,聚焦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大主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大动力。
一是聚力推动“61020”全链条攻关,高质量科技供给能力不断增强。“1家国家实验室+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52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高能级科技力量矩阵基本成型,高能级创新平台数量和集聚度居全国前列。二是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激发深层次创新动力。以差异化政策支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科技计划项目企业牵头或参与比例超过70%。三是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科技产业融合更加紧密。不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成果转化体系,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创新容错免责等改革,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智库在战略规划、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中心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主题开展政策性和前瞻性研究,形成了系列理论文章、研究报告、咨询建议等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智库的政策支持作用。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一场关乎国家竞争力的双向奔赴,更是一场惠及亿万人民的发展变革。从实验室的“星星之火”到产业的“燎原之势”,从单个企业的“单兵突进”到创新生态的“系统赋能”,湖北这片土地上正涌动着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加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推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