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人的关系像养虎,可成伙伴也可能被伤,但最好的姿态不是逃避,而是找对角度拥抱AI。”9月19日,“AI武汉:2025长江财经卓越品牌大会”上,蔡新元的话让人一凛。
面对“猛虎”下山,各方严阵以待:投资人直言“一觉醒来,AI投资逻辑可能就变了”;研究院专家呼吁“不进则退”。
一种紧迫感扑面而来——AI浪潮已汹涌而至。
身为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光影交互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蔡新元不仅有遍布武汉三镇的光影秀作品,还曾获邀在联合国总部演讲。
在受邀出席“AI武汉”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时,他介绍了团队的一项新进展:依托AI平台启动IP开发实验。
短短一周内,“蓝兔邦尼”形象诞生,并生成中国文化的衍生品,甚至表情包也进入上线倒计时。
IP从热点捕捉到商业落地的速度如此之快!面对台下聆听的听众,蔡新元郑重说道:“一场全方位的颠覆已然来到。它不只是简单改变市场的竞争规则,更关键的是,从教育领域的知识传递模式、商业领域的价值创造逻辑,到整个社会运行的资源调配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形态,都在这场变革中发生着深刻且长远的改变。”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能力提升一倍的时间,或许是以天计!”参会并做主题演讲的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承京介绍,武汉云作为土生土长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商,始终把服务城市的AI发展当作核心使命,让AI价值落地产业与民生。
IP生产迎来“光速迭代”时代,对内容生产者、城市来说,都是不进则退、慢进亦掉队。
出席大会时,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数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研究员周阳指出,当前武汉距离领先城市尚有差距,部分领域的发展能级相较自身历史峰值的影响力也有不足。
产业体系落后的代差靠什么快速追赶?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后,第三个万亿元的动能在哪里?
周阳认为,梯队间的沟壑主要集中在信息密集型产业领域,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赛道,可以看到,城市间人工智能产值与城市产值排序趋向正相关,还有城市正在凭“智”进位。
武汉市经信局人工智能处相关负责人到场分享政策时说,“武汉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前沿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产业来抓”。
据介绍,目前,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保持年均30%的增速,即将破千亿元。100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集聚在此,超80家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创新平台、超40个人工智能垂类模型、155个首批征集智能体集结,城市正全“智”前进。
“AI时代的投资,得不断推翻前天、昨天甚至今天的策略。”武汉创新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武创投)市场投资部总经理、“95后”田宏宇直言,传统金融企业必须用AI重构业务逻辑、做科技金融创新。武创投已付诸行动:瞄准模态跃迁等“小而早”却技术硬核的企业,哪怕团队非常年轻,也全力跟进——“世界需要新鲜灵活的脑袋”。
模态跃迁联合创始人、“00后”常元和正是这种“新鲜活力”的代表。这场大会让投资双方坐到了一起。常元和介绍,团队日常节奏紧凑,“技术突破、产品优化……每天都在‘跃迁’”。
武汉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烈夫掌舵的“数据流通枢纽”,既为AI提供训练的“燃料库”,也需要通过AI来赋能医疗、交通、科技金融等应用场景。湖北无人机协会会长、电鹰科技董事长蔡晓东带来的无人机技术既服务物流、农业、电力等实体经济,也为AI训练场景拓展提供“空中视角”。双方都赞同,AI链接起技术、数据与场景,赋能实体与创新,最终构建起一个以武汉为枢纽的“中部数字经济生态圈”。
当“95后”投资人遇上“00后”创业者,年轻人并肩作战;当数据供给方与场景应用方同频探讨,先行者跨界联动,这恰是武汉AI生态“全民参与”的缩影。
来源:长江日报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广播电视台邮箱:hsspw@163.com
黄石电台广播热线电话:0714-6261033
黄石广电网融媒体中心:0714-6377835
湖北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黄石有线):9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