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武汉:以大河为媒 链动全球文明
来源: | 作者:潘杰 | 发布时间: 2025-09-26 | 1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文明对话,生生不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的殷殷嘱托,武汉,这座依水而兴的长江之城,正以大河为媒介,再次搭建联通世界的舞台,链动全球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新时代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汇聚智慧和力量。

【在武汉,领略长江文明】

一城江湖气,半部水文明。在2015年9月建成开放的长江文明馆和2018年7月建成开放的武汉自然博物馆,14000多件藏品勾勒出长江流域历史发展轨迹与文明演进脉络,以年平均100多万人次的接待量,成为展示传承长江文明的高地。

长江文明馆外观。

在2018年“大河对话”活动中,来自全球13条大河流域及水域代表将自己家乡的水样捐赠给了长江文明馆。同时,长江文明馆还与全球水博物馆网络签约,成为中部地区率先加入这一网络的博物馆,为后续开展国际间水文明交流、科研合作以及资源共享提供了高规格平台。

长江文明馆《走进长江》厅展出湖北国家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

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事业部部长刘昕说:“依托“大河对话”的国际影响力,长江文明馆深化“长江文明”主题展示,强化“水孕育文明、文明融于生态”的核心逻辑。常设展览“长江之歌 文明之旅”以“自然-人文-生态”为主线,整合长江流域典型文物标本与场景复原,成为传播长江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武汉,品读长江文化】

大江贯荆楚,文脉润古今。在湖北,在武汉,一系列行动正在不断擦亮长江文化名片,为长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搭建桥梁。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

金秋时节,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展开了一卷美不胜收、鲜活灵动的长江画轴。就在这两天,长江文化艺术季的的重要活动之一——“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亮相。

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

展览汇聚了37家博物馆的160件/套文物精品,系统串联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明发展历程与艺术成就。

前来参展的随州市博物馆馆长项章介绍:“随州地处汉水流域以东的地方,汉水又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所以随州目前历年的考古发掘的成果都纳入到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体系里面来。我们把钟鸣鼎食的青铜礼乐制度带到了此次展览之中。”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副院长王颖分享:“本次展览以长江流域沿线为主题,贯彻了长江沿线上游下游所有遗址的一些文物的瑰宝的展品,给大家带来视觉盛宴,让大家在展厅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我们长江文明的博大和文化魅力。”

【在武汉,感受大河之美】

人水共生,文脉绵盛。新时代,武汉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为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贡献力量,长江(武汉段)水质连续五年稳定保持Ⅱ类,树立了世界级滨水生态空间的典范标杆。

如今的长江碧波荡漾、江豚逐浪,昔日的防洪险滩重塑为世界级滨水空间,每年的7•16渡江节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泳健儿在武汉劈波斩浪、争渡长江,彰显了“水、岸、滩、城、人”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农村与生态所所长研究员朱哲学表示:“武汉这个城市在世界上是非常少有的,水特别多,有江河、湖、水库、湿地多水共存的水生态复合型城市,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的。”

长江的基因深植于武汉的城市之魂,长江的旋律汇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合唱。作为大河治理的交流平台,2025“大河对话”让世界聆听长江,了解中国与“水”共生的实践与经验,在长江畔深入开展对话与合作,助力世界大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文史所所长研究员陶维兵说:“通过大河对话这样一个平台,武汉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我们希望武汉在万里长江中间,它的长江文化的特质更加鲜明,从中国走向世界。”

来源:长江云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