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出实招破解“时间差”“肠梗阻” 襄阳以学习教育成果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
来源: | 作者:潘杰 | 发布时间: 2025-07-25 | 917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9日,襄阳市举行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41个项目总投资868.7亿元,涵盖磷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投资规模大、支撑作用强、市场前景好,将有效推动襄阳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锚定目标务实干,笃行不怠勇登攀。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阳市在“实”字上下功夫,一体化推进学查改,出实招、干实事、见实效,以学习教育成果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

分层分类 提升学习实效

“这里面有没有熟人?是不是就发生在身边?越‘雷区’、踩‘红线’,哪一个不是心存侥幸?”5月初,在集中观看襄阳市组织拍摄的警示教育片《贪塌》后,襄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现场发问。

“一个个鲜活案例警示我们,执纪者必须先守纪。唯有自身正、自身净,监督执纪才有底气!”该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李文博说。

学习教育,学字为先。

襄阳市针对党政机关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基层干部、新兴领域党员等不同群体特点,分层分类制定学习方案,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

紧抓“关键少数”。襄阳市各级领导班子通过原原本本学、研讨交流学、专题轮训学、案例剖析学、深入转化学,引导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细照笃行,持续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覆盖“绝大多数”。各县市区精心挑选酒驾醉驾、信访维稳、拆迁安置等1450个反面典型案例对照剖析反思,用“同类案”警示“同类人”,引导党员干部把“眼里的教训”转化为“心里的敬畏”。

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员,襄阳市探索出“结对帮学、区域联学、邮寄送学、线上促学”机制,抓实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实现全面覆盖、全员参与。

剖析查摆 找准问题病灶

“我有时存在‘佛系’心态。”“我的问题是刷手机时间过长。”“与群众沟通不够耐心,做群众工作的办法不多。”……6月底,看着问题查摆清单,樊城区委组织部部长张小昕很欣慰。

此前一个月,樊城区精心选拔37名平均年龄29岁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专题培训,让年轻干部们在学习中查摆问题,进行一场思想上的“大扫除”。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阳市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充分运用纪检监察、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深入推进问题查摆,不回避、不遮掩,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并及时动态更新。

6月10日,襄阳市发改委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从业者、法律从业者等68人颁发“营商环境观察员”聘书,帮助相关部门更全面、更真实、更及时地了解市场主体经营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以及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现象。

走访过程中,观察员发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集中,襄阳市迅速行动,大力推广“共赢贷”“创新积分贷”等产品,助力襄阳融资环境位居全国50个重点城市前5名。

据统计,襄阳市各级领导干部深挖彻查找准“病灶”,其中205个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查摆问题1115个。

担当作为 解决民生实事

6月27日,襄阳古城庞公片区荆州街小学、襄阳市第七中学以及檀溪片区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三所学校迁建项目“五证同发”,包括不动产权证、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成果审查通知书、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五证”办理涉及的多个部门紧密配合,将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等环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谋划,通过提前准备、多头并进、并联办理,有效破解了传统模式下的“时间差”和“肠梗阻”,缩短了项目建设单位办理审批手续时间。

正如市民所言,过去办事“跑断腿”,如今“坐等结果”。襄阳市行政审批局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多头办理”到“一窗通办”。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城区供水不够均衡。襄阳市投资24.1亿元启动城市水源替代工程,打造“一网两厂五片区”的供水总体布局。项目建成后,150余万城区居民将喝上长期稳定的安全水、放心水。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

违规吃喝问题是“四风”顽疾。襄阳市启动集中整治违规吃喝专项行动,通过舆情督办、明察暗访、大数据检查等方式,聚焦“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等整治重点,对顶风违规吃喝的人和事依规依纪依法严查快处。“坚决把襄阳的违规吃喝之风打下去,营造崇德尚廉、勤俭节约的浓厚氛围。”襄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襄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学习教育成果推动襄阳市“两资三能”工程、“三区”协同发展、乡村振兴“四项行动”、干部素质提升年等各项工作不断前进。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