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台
网上投稿
关注我们
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来源: | 作者:hssdst | 发布时间: 2024-05-17 | 4658 次浏览 | 分享到:

□ 湖北日报评论员 余姝满

阅读提要

万里长城,正如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在中华大地上穿越了数千年岁月的守护者。今天,轮到我们来守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在“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迎来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了信。信中写到,“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长城,横卧于中国大地,分布于15个省份,翻崇山峻岭、穿沙漠戈壁,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奢侈的山际线,是最唯美的观景台,建造存续时间超过2000年,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长城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活的遗产——不可移动的露天文物。它不是保存在博物馆里的,而是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许多重要关口、城墙还和当地生活生产区域紧密相连。长城之“长”,不仅仅只有大家熟知的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还有分散于荒山野岭中的“野长城”。

长城的保护问题,曾令人担忧。这其中,有作为物理意义上的长城不得不面对的“衰老”,跨越千年岁月,长城病害多发,部分墙体根部酥碱、墙面掏蚀凹进、表层夯土风化等。也有人为的利益纠纷、保护性开发不当,有些长城段跨了省界,围绕管理权、开发权等,个别地区出现“长城之争”,还有野长城遭到“破坏性修复”,被水泥砂浆抹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长城分布广、体量大,仅靠文物部门来守护是远远不够的。2023年,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秉持正确的长城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研究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乡亲们自发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成为保护长城的一股重要力量。

科学的保护才是有效的守护。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预防性保护,再到研究性保护,对长城本体的保护工作不断加速升级。从人工看守保护、手写长城日志,到借助科技采集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长城“体检”向着可视化、智能化发展,科学技术的力量在保护长城中也更加凸显。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古老长城的新生,也收获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万里长城,正如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在中华大地上穿越了数千年岁月的守护者。今天,轮到我们来守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来源:湖北日报 


黄石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云上黄石

手机客户端

黄石新闻
热门推荐
专题专栏